English

不要误解“减负”

世纪风
2000-05-09 来源:光明日报 王衍诗 我有话说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发表以后,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便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教育界从国运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减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然而,“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地一减了之。做好“减负”,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不能把“减负”同知识教育对立起来。“减负”是减掉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不是减掉一切负担。学生以学为主,这是天经地义的;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传授知识。学习心理学认为,掌握一种新知识必须经过感知—理解—运用—巩固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其间不经过一番艰苦的脑力劳动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不管什么科目的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保证,必须通过一定的作业来巩固,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督促检查。另外,中小学教材中的知识都是方方面面的专家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筛选出来的最基础、最应知应会的东西,必须牢固掌握,且中小学时期是人生的最佳学习时期。学校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学生传授知识。当然,这其间有一个“度”和“方法”的问题,就像教学没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不行,但反过来把学生节假日休息的时间都拿来教学也不行;巩固学习成果不留作业不行,但反过来作业留得多得连自由活动的时间都没有也不行。我们反对的是不讲“方法”,不讲“度”,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反对的是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健全的教育。

不能把“减负”同实施素质教育等同起来。随着未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愈加紧迫。可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这些年来一些中小学抓知识教育较多,抓素质教育较少;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缺乏经验,在理解素质教育上出现偏差,甚至把实施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减负”。固然,“减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只有把中小学生从“作业大战”、“补课大战”、“考试大战”中解救出来,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有可能。但减了“负”并不就意味着实施了素质教育。目前一些中小学“减负”之后把学生向家庭、社会一推了之,还美其名曰“实施素质教育”。这既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也是对“减负”的误解。

不能把“减负”简单地理解为学校、教师的担子减轻了。事实上实施素质教育要比应试教育难得多。“减负”和实施素质教育以后,学校、教师的担子非但没减轻,反而加重了。自古至今学校偏重的是知识教育,实施知识教育往往驾轻就熟,经验丰富、方法多样,而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客观地说,大部分中小学并没有充分的准备和现成的经验。有关素质教育的大量问题亟待中小学校及教师们在实践中探索。从表面上看,虽然授课时数少了,学生在校时间短了,但学校、教师只有拿出更多的精力,付出比单纯知识教育更多的劳动,才能完成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任务。素质教育需要老师的创造性劳动,需要老师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